时间:2025-22-01
除了狂揽17枚offer的刘同学外,小领老师还邀请到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就读的何学姐。
在这篇文章中,何学姐将分享她在宾大学习切身感触和体会,并且复盘申请过程,向学弟学妹们传授藤校录取经验。
学子案例卡
录取院校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NEWS
美国综合大学排名#8
背景条件 就读学校: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GPA:3.99SAT/ACT: 1500+ 托福:110+
专业申请方向:宾大沃顿商学院与工学院联合项目
认识自我是成长的唯一道路
哈喽大家好,我是何同学,我现在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工程学院读M&T Jerome Fisher Program in Management Technology,高中毕业于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原来宾大沃顿才是卷王!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关于宾大特别有趣的一些事情,特别对沃顿商学院这个名字感觉声名在外,那真实的沃顿商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学校因为pre professional气息特别浓厚,大家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学院都会忙着求职,这也是受沃顿商学院的影响,毕竟是商学院。主要的工作还是投行、-Consulting、PE、VC、Quant、Trading这些,早早进入求职cycle。可能别的学校学生还在忙于做research,忙于学习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学生就已经开始奔波于各大厂的一些super day,包括各种面试,各种networking。
传说中的M&T果然是神仙项目!
第二点,关于我们的program,名字虽然特别长,但其实就是沃顿商学院和工程学院的一个双学位,这个program有40年的历史了,开始的愿景是为了创造像Elon Musk这样子的人,具有企业家的精神或者技能,同时必须要有工程师的mindset。其实我一直觉得工程是一门hard science,这个学科如果在大学的时候不学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时间,或者说也没有机会再学了,因为学校里有非常好的实验室资源,有一流的师资。大学毕业以后再想去学工程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我比较感兴趣的material science,electric engineering这些课程,所以我觉得大学的时候有机会同时兼修两个专业,一个理科,一偏实用的商科,是非常非常难得的机会。同时这个program一年只招50个学生,是一个非常close-knit community, 大家都非常熟悉彼此,相互之间会支持,跟学长学姐和alumni,甚至几十年以前的alumni的关系都非常好。我们大一有门课叫M&T freshman seminar,每周会邀请一些alumni回来,到学校里面给学生做分享,讲述自己的career path、成功的经历和entrepreneurship experience。每个人都很直接的说如果任何一个M&T的学生想到他们那实习,都非常欢迎,很愿意帮助我们,这样机会能够造就非常紧密的团体。个人认为这是非常优秀的program,如果大家有兴趣,或者是有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经历的话,都强烈建议来申请。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费城吗?
第三点,我觉得大学的压力跟高中是完全不同的,高中时候是丰富多彩,每天沉浸在学习中,做sports,办社团,组织student union等等。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才知道,很多事情比想象中的commitment要大很多,而且大学的机会甚至比高中更多,还有最重要的是不能低估大学的academics压力。高中很多内容还是非常简单的,学一学,抱一抱佛教可能就过去了,但是大学很多课的commitment还是特别高的。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倾注在上面,需要很多时间去准备考试,我们经常讲的一个笑话,学习社交和睡觉,三者只能选其中两个,如果选择学习和社交,可能就不用睡觉了。我觉得that make a lot of sense,确实是这样,但总而言之,我非常喜欢我现在的大学。
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很重要
还有我非常感谢在申请过程中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家长和朋友们。有几个给学弟学妹们比较具体的建议,关于规划,我觉得规划,绝对不是老师的事情,也不是家长的事情,肯定是自己的事情,大家不仅要对自己有一个短期的规划,同时也要有长期规划,对自己整个申请的路线要有非常清楚的自我认知。其实越清楚,越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去纠正自己的方向或者说,有意识地打磨自己的申请简历,从而让自己的申请变得更competitive。我在其中也是受益了很多,我从高二开始就consistently去思考自己申请的profile,包括思考各个社团之间,各个活动之间的完整度或者联系度,从而尝试有意识去打磨和修正自己的路线。当然很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和爱好。其次,申请过程是在寻找自己真真正正热爱,想要追寻一生的目标。美国院校的申请,由于要写很多的文书,需要不停地挖掘这个专业和这个passion背后的故事,这个过程,确实是能够让人意识到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学科,这是骗不了人的,特别对藤校来说,招生官都看了上千篇的文书,可以轻易看出学生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学科。
感恩一直陪伴的你们
最后我觉得一定要学会珍惜,感恩身边的老师,我一路上遇到了非常多令我受益匪浅和改变我人生之路的一些老师,包括但不限于规划老师,文书老师,包括校内的counselor,还有各学科老师等等。在这里我还特别想感谢一直亦师亦友的Helen郭老师,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就认识Helen老师了,而且之后的五年,一直都私交甚好。郭老师一直像朋友一样陪伴着我,支持我,会鼓励我,在各种必要的时候给我各 各样的帮助。与我的妈妈关系也非常好,我妈妈曾经是对申请一窍不通,家长也容易焦虑,郭老师非常耐心的沟通和解释中,我妈妈说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不像以前那么焦虑了,现在对于整个申请也深入了解了。总而言之的话,感觉ED最近也刚放榜了,然后希望大家都ED上岸,或者是说RD录取自己喜欢的学校,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