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1
大家好, 我是Lily,来自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在顶尖CS院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就读计算机专业。接下来我将从生活体验、专业与课程以及申请经历多个方面分享我的故事。
学生档案
本科院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专业:计算机专业
高中:深圳国际交流学校
托福:110
SAT:1550
1、UIUC的生活体验
学校距离芝加哥大约三个小时车程,校园很大,处于Urban和Champaign两个城市的交界处,校园也被叫做campus town,如同一个小镇。
学校位置虽然比较村,但是生活十分便利,可以坐免费公交出行,学生公寓和宿舍楼下都有公交站点。此外,学校生活和学习的设施很齐全,从衣食住行,到运动、社团活动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超市、购物中心集中在城里,大概要驱车15分钟左右或者公交40分钟。学校内部的购物去处主要是一些美国普通超市、中国超市,平常购买食材还是很方便的。也可以通过沃尔玛线上购物,送到学校里。
大一新生是必须要住学校宿舍的,我认为这非常有帮助于结识校内朋友,扩大社交圈,但是从大一之后,大家通常会选择住到学生公寓,因为它的性价比较高:住的宽敞、有厨房、有单独的厕所、洗衣机等等,价格也比较实惠,最大的优点是离教学楼非常近。UIUC这边有很多专门面向学生建立的学生公寓,房源充足,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房子。
UIUC的社团也非常包罗万象,有多种多样的舞蹈社、音乐社,还有兄弟会、姐妹会这种非常代表美国大学文化的组织,我最近还在关注一个做AI的社团,社团里有很多博士生帮忙做advice,甚至还有一些发表机会。
2、UIUC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体验
UIUC的本科在读的学生目前有3万多人,光是公院CS专业,今年在读的本科生就有1200多名,这还不包括CS plus专业和其他cross major专业的学生,如果把那些学生全部都算上的话,大概有2200多人。因此,就在这种情况下,我所知道的很多CS专业的必修课都是以大课的形式进行的,或者是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有教授会选择把讲课的形式转化成录好的视频,放在某个网站或者平台上,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只有在lab或者是group activity的时候能有一个固定的上课时间,可以见到教授和助教并面对面提问。
虽然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大课形式会导致你上了这一门课,但是其实你跟教授完全没有直接的交流,这种情况其实还是蛮常见的,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系统就一定是不好的系统。CS专业有很多教授做的研究都是CS加education方向方向的研究,他们致力于研究如何把CS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我反而觉得这样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让我把这门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扎实。
还有大家都非常关系的GPA,在UIUC,教授不会为了一味地控制A率而刻意压低学生成绩,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成果。
UIUC的课程包罗万象,学校和教授们对于跨专业/跨学院选课都很鼓励。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社团、学生组织、Research、求职等等,但非常需要学生主动了解、主动探索,如果想要积累研究经验,Research RA的门槛也很低,你随时可以去询问一些教授申请机会。学校还设有Advising Center以及Faculty Advisor,帮助学生解决升学和求职的各种难题。
3、不同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区别
目前UIUC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有以下的几种,第一种就是我在读的专业computer science in college engineering,也就是工程学院下的CS,以及B.S. in Mathematics&CS(数学与计算机)、B.S. in Statistics&CS(统计与计算机),CS+XDegree Program(CS+X)。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去选择。
CS+X专业是UIUC的特色交叉学科专业,它的特点就是有两个专业的必修课,X可以搭配十几种其他专业,本质上是一个双专业项目。在纹理学院、工程学院、传媒学院、农学院、艺术学院这5个学院中,一共有16个项目和计算机高度相关,其中有11个CS+X选项,连同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计算机科学两个项目,一共有13个项目都可以看作是计算机搭配起来的双专业。
CS和CS+X两个专业在CS相关的核心课程是一样的,CS的学生还需要上6-8门CS400级别以上的高阶课程。CS+X归属到不同学院,包括文理、艺术学院等,各学院的通识课程要求各有区别。
比如,纯CS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几类:通识、数学、科学、计算机核心课程、计算机选修和高阶。计算机+经济学课程分为:通识、数学、统计、计算机核心、经济学基础和高阶课程,没有把CS400级别以上的课程作为毕业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从我的下一届也就是2022秋季开始,UIUC是不允许本科生从其他专业转入进工程学院下的CS专业,不过CS+X专业依旧开放给想要转专业进入的学生。如果学弟学妹们想要到工程学院就读CS专业,务必在申请时直接申请CS。
4、高中CS背景对大学学习的影响
我在高中时候有参与信息竞赛,不算是说获得过非常好的奖,但是对于数据结构和算法有一定的了解,对于C++和Python这两个语言比较熟悉,可以说比较快地去掌握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我也有单独编写过简单的软件project,也有过科研和进行数学建模的经历,但是对偏底层的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
就是在我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认为早期的必修课里面跟基本算法、一些简单开发,还有数据结构有关的课程,我学习得非常轻松,我觉得是跟信息竞赛的经历有关的,因为信息竞赛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了很多本科要学习的数据结构的算法知识,高中独自做project以及在国家这个环境下学习的经历,锻炼我自学能力和独自搜索资料,边做边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这其实是所有学习计算机的同学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计算机是技术不停更新换代的领域,保持以及不停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高中的科研经历,帮助我建立起了对科研的概念,这点是很重要的。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其实我不确定是走科研道路还是就业,但是就目前来说,我是希望我能在music这方面能够做一些研究,然后进行一些更加深度的学习,这些得益于高中时期就积累的对于科研的概念和想法,以及对AI&ML的兴趣。
虽然我对偏底层的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但在UIUC的课程设置下学得并不算太困难,当然遇到没有基础切课程设置不合理的课也会倍感压力,但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课程难度而怀疑自己的能力。
5、申请经历分享与建议
我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编程,刚进入高中就目标申请CS专业,所以我高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CS展开的,参加了大大小小的竞赛。值得一提的是,我高中参与创立了中国大陆第一支全女生的机器人竞赛队伍,除了竞赛以外我们还需要做公益做宣传,极大的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我觉得相比较做很多短期的活动,美国大学更看重学生能够长期坚持的少数活动,较多的经历,较久的时间,你会有更多的想法,你会有更多的东西能够表达出来。
大学的申请结果只是给高中阶段画上一个句号,不能忘记思考,思考我想要做什么事,思考以后的规划,思考想要从事的职业。我很喜欢艺术和音乐,我想用我的专业去为这些创作艺术家们去制造工具,为他们提供帮助,所以我将CS加music作为了我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当时是多线程申请,多线程需要写很多文书,我强烈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写文书,尽早解决标化的问题,这样能够为A2的申请季,也就是高三的申请去减轻很多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此外,能够在EA阶段申请的学校就尽量在EA阶段申请,越早做好申请的准备在申请的后阶段压力就会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