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国际菁英教育
 18566219981
成功案例-手机版

【学生分享】“反内卷”也能上剑桥?佛系学姐:不必过于计较得失

时间:2025-02-01

大家好,我是Jessie!我于2023年7月在英国剑桥大学完成了自然科学系本科的学习。
我曾经在俄罗斯莫斯科生活了几年,当时就读于一所英国国际中学。在那里,我意识到了自己对于多元的文化环境的喜爱。于是,在高二回到我的家乡西安后,我选择继续去国际高中学习ALevel国际课程,最终也如愿以偿去剑桥学习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今天我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2019-2020年申请大学阶段的故事!我想大家应该听到过很多瞄准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孜孜不倦努力的故事,而我的故事可能不太一样。如果要给我的故事贴上标签的话,那么大概就是反内卷吧!

学生档案
高中:国内某国际高中

本科:剑桥大学自然科学系

ALevel: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高数-全部取得A*

1、反内卷并非意味着摆烂
我的父母一直没有要求过我必须取得怎样的成绩,上怎样的大学。我自己也是在乎申请到喜欢的学科多于具体某个学校。但在高二的时候,高中老师就开始鼓励我,认为我可以去冲G5院校。因此,在高二阶段我就参加了一些竞赛。在真的拿到剑桥的面试邀请前,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机会。
在高中阶段,我一直抱着“如果能去帝国理工就太棒了,如果UCL也已经很好了… 算了,还是别做梦了,杜伦大学肯收我,我就很开心了”的心态。虽然现在这么说有些“凡尔赛”的嫌疑,但是这就是我最真实的心路历程。

照片由学生提供
在高二时,我将主要的中心放在标化成绩、学术竞赛和雅思上,直到暑假才开始课外阅读的积累,接触剑桥的笔试和面试,在高三才开始系统化训练笔试和面试的题目。
或许这个计划在大家看来有些“拖延”,但我感受到,在打下夯实的基础后,后续的准备更高效了。当然,我在这里讲述自己非常规的计划并不是希望大家都去这么做。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

2、题海战术不如稳扎稳打
在高二时,我学习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高三时,又加上了高数,属于经典的搭配。我当时的成绩还算不错,最后全部拿到了A*的成绩。

照片由学生提供
我认为考标化成绩最重要的不是急着刷题。在初次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追求深刻且全面的理解。就我的观察来看,CIE的考题在变得更加灵活,也更注重考察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我认为在充分理解和消化了知识点的基础上再去做题,就会感到十分丝滑啦!

3、在文书中体现“内核”
我的文书主要讲述了自己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感兴趣的知识点,然后自己查阅资料去钻研这个知识点,最终结合自己学过的内容建立了自己较为有创新性(但没什么证据支持)的见解的故事。
我知道有很多优秀的PS会提到看过的深奥晦涩的书籍,或是宝贵的课题或实习经历。但我认为我们的故事都有一个重要的内核,即是展示自己的理解力、创新性、受挫能力,最重要的是,对学科浓厚的兴趣和愿意投身到对其的研究中的决心。

因此,我的建议是,大家不必拘泥于传统模式,也不必一定要打破传统模式。最重要的是写下自己得出的想法和见解,最好具备一些创新性。这样能让面试官看出,我们并非只是消极地接收知识,而是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4、专注于学习本身
我几乎没拿到什么值得一提的竞赛奖项。高三的时候,我才去参加了物理奥赛(BPhO),但是考试过程中计算机没电了,最后只拿了Bronze I。
我听到过很多大牛觉得ALevel课程是小儿科;甚至是BPhO这样我觉得足够有难度的竞赛,只要刷了足够多的题目就可以拿高分。模拟面试时我总是碰到不会、甚至毫无思路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自己去申请剑桥注定只能是陪跑。

但我觉得,这反倒为我的申请提供了一些助益。我已经预想到了最不理想的情况。在准备面试时,我反而更能在学习时专注于学习知识本身,而不去想我必须实现怎样的申请结果。因此,我认为得失心不要太重,就我的经历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